• <button id="oaiu8"></button>
  • <tr id="oaiu8"><th id="oaiu8"></th></tr>

    森瑞譜生命科學(xué)藥業(yè)(海南)集團股份有限公司

    宮頸感染與防治 HPV
    http://www.hntaofang.com
    當(dāng)前位置:網(wǎng)站首頁 → 宮頸感染與防治 → HPV與宮頸癌

    宮頸病變診斷結(jié)果術(shù)語

    時間:2014-11-06 00:00:00    來源: 森瑞譜    瀏覽次數(shù):12300

           TCT(液基超薄細胞檢測)檢測結(jié)果采用TBS分級系統(tǒng)

            一、TBS分級:TBS(The Bethesda System)

            1、正常細胞學(xué)涂片;

            2、良性細胞學(xué)改變:包括各類微生物感染、炎癥、宮內(nèi)節(jié)育器及放療后的反應(yīng)性和修復(fù)性改變;

            3、上皮細胞異常又分為:

            ①不典型鱗狀細胞性質(zhì)未定(ASCUS)或未明確意義的非典型柱狀細胞(AGCUS);

            ②低度鱗狀上皮內(nèi)病變(LSIL):包括HPV感染的細胞改變或輕度不典型增生/CINⅠ;

            ③高度鱗狀上皮內(nèi)病變(HSIL):包括中、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/CINⅡ、Ⅲ;

            ④鱗癌。

            二、CIN (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) 宮頸上皮內(nèi)瘤變

            指宮頸癌浸潤前期病變,它包括宮頸非典型增生和宮頸原位癌。以前叫做不典型增生,現(xiàn)在成為鱗狀上皮內(nèi)病變(SIL)。主要是指基本病理改變,宮頸鱗狀上皮內(nèi)部分細胞呈現(xiàn)不同程度的異型性。

            CIN的概念最早于1967年由Richart提出,CIN又分CINI、CINII和CINIII,反映了宮頸癌發(fā)生演進的過程。1973 年被確認,1988年被Bathasda會議統(tǒng)稱。

            CIN1、CIN2、CIN3:CIN的分級

            1、CIN1表明輕微異常,上皮層上2/3保持正常結(jié)構(gòu)。細胞異型性輕,主要位于上皮層下1/3,或者上中層散在出現(xiàn)挖空細胞,核分裂相位于上皮層下1/3,數(shù)量不多,基本上無病理核分裂相。

            2、CIN2表明中等異常,上皮層上1/2或1/3保持成熟。細胞異型明顯加重,主要位于上皮下1/2或下2/3(個別可達到上1/3)。核染色質(zhì)粗,核型不規(guī)則,核漿比相等或倒置,核分裂相增多,但限于下2/3,可見病理核分裂相。

            3、CIN3表明嚴(yán)重異常和原位癌,上皮層2/3以上或全層均由異型細胞取代。細胞異型性更加明顯,核漿比完全倒置,全層可見較多核分裂相/病理核分裂相。

            一般認為CINI、CINII相當(dāng)于輕度和中度非典型增生,CINIII包括了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。

            三、CIS (Carcinoma In Situ) 子宮頸原位癌

            原位癌為癌癥和非癌癥的臨界點。如果把子宮頸病視為一條前進的直線,最初的病癥可能只是“發(fā)炎”,接著是輕度子宮頸上皮細胞病變、中度病變,然后是重度病變,再然后是子宮頸原位癌。

            這整個疾病的過程從“發(fā)炎”到原位癌可經(jīng)歷10余年時間,在原位癌之前的病變階段,嚴(yán)格來說都還不算是癌癥,可以完全被治愈。一旦跨過了原位癌階段,病程就會加速發(fā)展,可能在短時間就擴散出去,直到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
            四、Invasive Cancer 子宮頸浸潤癌

            惡性腫瘤除呈膨脹性生長外,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生長方式,就是浸潤生長,即惡性腫瘤細胞沿組織間隙、淋巴管向周圍組織浸潤。由于這種浸潤的生長方式,惡性腫瘤組織與周圍組織沒有明確的分界,所以腫瘤的實際范圍往往超過肉眼所能觀察的范圍,在做外科切除時,應(yīng)把肉眼所見的腫瘤連同周圍相當(dāng)范圍的組織或有關(guān)的淋巴結(jié)一并切除。如切除不凈,可造成手術(shù)后的復(fù)發(fā)。

            五、ASCUS 無明確診斷意義的鱗狀上皮細胞病變

            其具體的病理細胞學(xué)表現(xiàn)為鱗狀上皮細胞有異常增生,但還夠不上非典型增生等診斷標(biāo)準(zhǔn),據(jù)資料顯示大約有20%-30%會發(fā)展為非典型增生,有少部分會發(fā)展成宮頸癌,診斷出ASCUS后,常規(guī)的要做兩項檢查,一是HPV檢測,因為相當(dāng)一部分上皮細胞病變是由此病毒感染造成的;二是宮頸組織活檢,宮頸組織活檢是確診的手段;檢查之后,再根據(jù)檢查結(jié)果選擇治療方案。

            (一)LSIL低度鱗狀上皮內(nèi)病變

        癌前病變中程度較低的子宮頸鱗狀上皮內(nèi)病變,相當(dāng)于CIN1級,不是癌。大部分癌前病變可以逆轉(zhuǎn)為正常,特別是低度鱗狀上皮內(nèi)病變;部分病人可以維持在原有的病變狀態(tài);一小部分人可進展為原位癌或微小浸潤癌等。

            (二)HSIL 高度鱗狀上皮內(nèi)病變

            HSIL相當(dāng)于CIN2和CIN3級,意味著發(fā)現(xiàn)了一些可以的癌前病變的細胞,如不進一步明確診斷,采取相應(yīng)的治療,發(fā)展為癌的可能性較大。

            六、宮頸癌的臨床分期

            1994年蒙特利爾召開的FIGO代表大會上,國際婦科腫瘤專業(yè)委員會,對宮頸癌的分期作了部分修改。修改后的宮頸癌分期如下:

            0期:原位癌或上皮內(nèi)癌;

            I期:癌嚴(yán)格局限于子宮頸;

            Ia期:僅在顯微鏡下能鑒別的浸潤癌。所有肉眼可見病變甚至于僅僅是淺表浸潤也都定為Ib期。浸潤癌局限于可測量的間質(zhì)浸潤,最大深度為5mm,寬度不超過7mm;

            Ia1期:可測量的浸潤癌間質(zhì)浸潤深度不超過3mm,寬度不超過7mm;

            Ia2期:可測量的浸潤癌間質(zhì)浸潤深度超過3mm,小于5mm,水平擴展不超過7mm;

            Ib期:臨床病變局限于子宮頸,或臨床病變超過Ia期;

            Ib1期:臨床病變不超過4mm;

            Ib2期:臨床病變大于4mm;

            II期:癌已超過宮頸,但未達盆壁,癌累及陰道,但未達陰道下1/3;

            IIa期:無明顯宮旁浸潤;

            IIb期:有明顯宮旁浸潤;

            III期:癌浸潤達盆腔。直腸檢查時腫瘤與盆腔間無間隙。腫瘤累及陰道下1/3。有腎盂積水或腎無功能者均列入III 期,但非癌所致的腎盂積水及腎無功能者除外;

            IIIa期:宮旁浸潤未達盆腔,但累及陰道下1/3;

            IIIb期:宮旁浸潤已達盆腔,或腎盂積水或腎無功能;

            IV期: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臨床侵犯膀胱或直腸粘膜;

            IVa期:癌播散至全部鄰近器官;

            IVb期:癌播散至遠處器官。

    招商代理 | 防偽查詢 | 友情鏈接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?瓊ICP備16000615號-1 | 公備案號:46010602000110
      版權(quán)所有 Copyright ? 2014-2024 森瑞譜生命科學(xué)藥業(yè)(海南)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(shù)支持:柏亞優(yōu)品
    欧美影视一区二区三区,真人做爰片免费视频毛片中文,久久精品视频免费看,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